灵隐寺这阵仗真是让人开眼。
景区大门票 45 块,进寺还得另掏 30 块,加起来 75 块,比少林寺就便宜 5 块。
外地游客大老远跑来,哪有只在门口打转的道理?
只能乖乖掏钱。
2023 年光门票就收了 3.6 亿,再加上香火、手串这些,一年揣进兜里的钱怕是得往 6 亿上冲。
这数字摊到每天,差不多得 3 万人来捧场,人均花出去的钱得上千,普通人家逛趟庙,比下趟馆子还肉疼。
寺里的物价是没谱。
一串看着平平无奇的手串,张嘴就敢要 1600 块,这是镶了金还是镀了银?
一碗素面 50 块,分量少得塞牙缝,外面十块钱的拌面都比这实在。
周边商铺夸张,8.5 平米的小卖部,一年租金 260 万,一天光房租就得七八千,商家不把价格抬上天能回本?
游客来这哪是拜佛,摆明是来被 “割韭菜” 的。
热闹的是方丈释光泉的过往。
人家早年是杭州公交 7 路车司机,后来在江苏出家,2011 年接掌灵隐寺,这履历够传奇。
有说他书法值钱的,还有拿他跟少林寺释永信比的,说他有能耐。
寺庙门口时不时有僧人开豪车进出,跟大众印象里清苦修行的样子差太远,不被议论才怪。
四、寺庙 怎么就成了赚钱机器?
其实不光灵隐寺,这些年寺庙商业化早就不是新鲜事。
少林寺靠武术、影视火出圈,灵隐寺借着西湖的地利,把香火做成了生意。
有人说这是与时俱进,把传统文化盘活了;
也有人骂这是丢了初心,满脑子都是钱。
可话说回来,修缮古建、保护文物不要钱?
僧人们的日常开销不需要支撑?
只是这赚钱的吃相,实在太难看。
五、这股风气就没人管管?
网友们吵翻了天。
有说该把寺庙收入收归国有,统一管理;
有说宗教场所就得清净,别搞这些商业套路;
还有人说得靠自觉,心诚不用花钱,拜再多不如多做善事。
其实监管早就有规定,可执行起来总打折扣。
寺庙成了资本盯着,地方想着创收,哪那么容易刹住车。
最后总结
灵隐寺上热搜,说到底是大家对 “清净之地” 商业化的不满。
佛门本应是安放心灵的地方,如今却成了高消费场所,谁心里能舒服?
好在寺庙也没完全跑偏,灵隐寺修古建、整理经书、腊八节送粥,也算做了些实在事。
希望这些地方能平衡点,别光顾着赚钱,忘了为啥而立。
毕竟,大家来这是求个心安,不是来当冤大头的。
相信随着监管越来越严,这些乱象总能慢慢理顺,让寺庙回归该有的样子。
声明: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并无不良导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配资杠杆之家,正规杠杆炒股官网,民间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