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大暑,气温节节攀升,暑湿之邪蠢蠢欲动。田卫东大夫认为,这正是容易诱发或加重特发性震颤的“敏感期”。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在暑热和湿气的双重“夹击”下,很容易出现“卡顿”,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抖动。
特发性震颤,为何与“暑”和“湿”有关?
肝阳上亢的“火上浇油”: 暑热本身就容易导致人体的阳气外散,如果本身肝阳偏亢,暑热会进一步“煽风点火”,导致风阳内动,震颤加剧。 脾胃的“湿”意浓浓: 湿气最爱“粘着”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脾胃一虚弱,体内就容易产生痰湿,痰湿阻滞气机,也会引起肢体震颤。 肾精不足的“根基不稳”: 长期来看,特发性震颤的根本原因往往与肝肾阴虚、髓海不足有关。暑热耗伤阴津,更加剧了“根基不稳”的情况。 小贴士: 手指“小马达”——穴位按摩: 每天早晚,用拇指轻轻按摩手部的合谷穴(虎口处)和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还有头部的风池穴(颈后凹陷处)。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感觉微微酸胀即可。这就像给身体的“开关”做个温和的按压。 “心静自然凉”——情志调适: 尝试冥想或简单的放松练习,专注于呼吸,让思绪平静下来。 “动”出健康,“静”享安宁: 适度活动,如散步,但要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劳逸结合。医生简介:就职于烟台泓一堂中医门诊部。中医科 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多年
擅长领域:毕业后曾就职于辽宁省中医院、石家庄肾病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华军中医医院等。后来田卫东医生又以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聘引进到烟台泓一堂中医门诊部。
擅长中医诊治颤证类疾病,如各种手抖、头抖、腿抖等特发性震颤、帕森,以及小脑萎缩、痉挛性斜颈、重症肌无力、脑鸣等疑难病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杠杆之家,正规杠杆炒股官网,民间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